close

【on.cc東網 作者:王乾任 社會觀察家】

和碩科技的董事長童子賢說,「22K是假象」,是多年來的錯誤印象。以他的公司為例,新鮮人的起薪都高於22K。

關於22K的問題,童子賢董事長只說對了一半。單就字面意義來看,真的領22K的年輕人當然有,但卻是相對少數。以2014年主計處資料為例,30歲以下台灣年輕人薪資在20K以下約莫17~8%、20~25K的約21%,也就是有61~2%的人薪資都超過25K。2014年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也有24744元,也的確超過22K。

不過,若考慮到社會談論22K的真實意義是青年低薪化與青年貧窮化,而不是真的在談薪水是否只有22K,恐怕就沒有童子賢董事長的樂觀。

30歲以下年輕人,收入超過45K的只有5.4%。50K以上的更只有3.42%。九成的年輕人收入不到40K。

45K正好是最近一個結婚意願調查數據的經濟門檻。社會上普遍認為,收入要達月薪45K,才能夠談結婚。

另外還有一項關於退休花費的調查,指出國人認為退休後每月需要花費約莫50%。

2008年起,主計處也將月入不到五萬的台北市上班族視為低收入戶。

也就是說,以台灣的現狀來說,國人普遍覺得,月收入要能達到45K或是50K才能過上基本的生活。

然而,實際狀況又是如何?30歲以下年輕人只有5%多一點的人能達到45K的薪資水準,整體就業市場的薪資結構又是如何?

同樣是主計處2014年的調查資料,全國受雇者平均薪資約35K,其中40%月薪不到30K,而有83%的受雇者月入在50K以下。也就是說,50K以上的受雇者只有17%。換句話說,超過三十歲之後的受雇階級,只有不到12%的人有機會達到50K的收入水準(我還比較了2011~2014年的狀況,總體趨勢大體維持不變,受薪階級普遍處於低薪且無法翻身的狀況)。

這些數據可以解讀出什麼社會現象?

台灣的薪資問題,不在青年領22K的有多少?而是只有5%的年輕人在30歲以前能達到月入50K,超過30歲後也只有17%的人能領50K。

也就是說,30歲以下的青年人,只有5%的人能在理想狀態下進入婚姻。只有5%的年輕人能夠過上一般國人認為老後退休理想生活水準。

為什麼晚婚、不婚、不孕的比例逐年遞增?為什麼逃出國工作的年輕人一直增加?因為留在台灣的年輕人賺不到錢,可預期的未來也看不到翻身的機會。

當然更別說買房子了,只有17%受雇階級月薪超過50K的社會,光是過日子就已經很辛苦了,縱然有少數人可以靠爸或靠投資天分翻身,絕大多數人只能靠死薪水撐下去。

曾經有人聳動的提出小確幸亡國論,是錯把現象當成因。小確幸不會亡台,低薪過勞的窮忙族一直增加,中高薪的受薪階級人數無法壯大才會。眼下台灣陷入薪資凍漲的準通縮危機狀態,受薪階級的可支配所得日低,消費不起耐久財,轉往小確幸式的消費市場邁進。

為什麼小確幸在台灣會爆紅?如果將近千萬的受薪階級翻身無望,收入只夠溫飽,能夠不往小確幸的休閒生活方向發展嗎?

多年前日本就出現過單身寄生族,不買房與其他耐久財,窩在老家,吃住花用家裡的,賺的錢都拿去買名牌或消費掉,促成了一波炫耀消費榮景。近年來旅遊和餐飲業的爆紅成長,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雖然買不起房子、養不起孩子,出國玩的錢還勉強可以存得到,平日稍微吃好一點犒賞自己的辛苦,也還辦得到。

然而,如果普遍低薪化的狀況不改變,遲早有一天,當台灣社會連小確幸都消費不起,連出國玩或上餐廳吃飯都成了奢侈時,離經亡國也就不遠了。

當然,那個時候房地產早就崩盤了,一個數百萬受薪階級月入不到四萬塊的社會,沒有厚實中產階級支撐消費市場的社會,少子化還青年貧窮化的社會,未來連買家都不足的時代,房地產要怎麼漲?

更多東網專欄評論


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blogs/society-watch/小確幸不會亡台-受雇青年低薪窮忙的常態化才會-075420275.htmlLV LV包包 LV皮夾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惠雄冶桅腰肢補 的頭像
    林惠雄冶桅腰肢補

    hft570par4838的部落格

    林惠雄冶桅腰肢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